学院主页
教学团队
特色专业
精品课程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管理论坛
兰州市城市软实力提升研究(项目成果摘要)
2016-03-16  

项目负责人:林军(日博ribo88)

成员:陈娜、乔璐、段亚坤、李晶

2013年度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城市软实力是建立在区域文化、政府公共服务、人力素质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区域科教创新力、特色文化感召力、政府执政力、区域形象传播力和对区域外吸引力等各种力量的总和。城市软实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厚实的载体和宽广的平台,影响城市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力和核心竞争力。2009年10月19日,甘肃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和“五个大幅度提升”的奋斗目标,可见,推动兰州市城市发展实力的提升是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中心工作。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兰州市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和技术优势,具备发展软实力的良好基础。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具有向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过渡的地域性质,所以在古代这里成了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的交融之地。这里是关陇文化形成地之一,是中原通往西北边陲、青藏高原以及与西亚、欧洲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基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里是民族交往和融合之地,自古就是一个民族杂居的地方。建国后,这里成了西北重要的工业中心和科教文化中心,因此,兰州依托黄河丝路文化、民俗文化和现代文明,形成了以人文特色为主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兰州虽然拥有如此丰富的软实力资源,并不就代表拥有雄厚的城市软实力。在如何将这些独特的软实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软实力这一问题上,探索兰州软实力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对于促进兰州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和营造新一轮的竞争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城市软实力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文献发现,研究城市软实力的文献资料较多,但是有关对兰州市城市软实力的研究文献只是只字片语,视角主要集中在兰州市文化以及旅游产业资源的发展上,尚无对兰州市城市软实力建设问题整体、系统性的研究。例如兰州市早在2007年开始就着手开始城市软实力的建设工作,最具代表性的行动就是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兰州精神”。2008年3月,经过市民投票、专家论证,确定“河汇百流、九曲不回、创新创业、和谐共进”为兰州城市精神。这一行动拉开了兰州城市软实力建设的序幕,之后,兰州市加大了以文化建设为主导的软实力建设步伐,围绕着城市精神、文明、文化、市政设施、管理制度以及环境等方面,结合“兰白经济圈”和“兰州新区”建设,开展诸如“兰州国际马拉松”、“青海环湖自行车赛”和“兰洽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打造兰州城市品牌、提升兰州形象。因此,本项目根据兰州市的实际情况,利用已有的城市软实力相关理论,对兰州市城市软实力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进一步提升兰州市城市软实力的有效对策,研究结果既可以弥补国内对兰州市城市软实力研究的空白,丰富我国城市软实力研究理论,拓展研究区域,同时,为兰州市政府进一步开展城市软实力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首先,对城市软实力的理论进行了总体概述,在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后给出了城市软实力的定义:城市软实力是一个城市在发展中所具有的城市文化力、管理力、创造力、形象力、幸福力等非物质力的合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实力中的“灵魂”和核心。通过定义,提出了城市软实力的五大构成要素即城市文化力、城市管理力、城市创新力、城市形象力与城市幸福力,其中通过基础文化资源的数量、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文化吸引力的高低共同衡量城市文化力,通过公共服务能力、政府执政能力与制度效力的高低来权衡城市管理力,通过创新财政投入、创新产出的多少与创新实力的强弱看一个城市创新力的情况,通过区域影响、形象传播与旅游吸引力范围的大小来定义城市形象力,通过设立安全指数、健康指数、环境指数、教育指数与和谐指数,说明一城市产生的幸福感的强弱。概述部分还分析了城市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城市硬实力是城市软实力的基础,而城市软实力是对硬实力具有整合和扩散效应的延伸。在概述部分在最后部分,本报告还阐明了城市软实力有助于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助于城市的理性发展、有助于衍生现实生产力以及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其次,对兰州城市软实力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调研和查阅资料的形式获取了大量的一、二手数据,从文化、城市管理、科教、区域形象、民生等五个方面客观真实的展现了城市软实力发展的情况,重点肯定了兰州城市软实力取得的成效:第一,不断增强的文化感召力。兰州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与现代市场经济相融合,孕育了兰州良好的文化发展态势,凸显文化气质与文化魅力。(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兰州市文化产业得到积极发展,截止2013年,全市拥有图书馆9个,文化馆10个。全市纳入文化系统管理的各类文化产业经营单位、摊点近3000家,从业人员4.8万余人,约占全市就业人口的2.5%,实现增加值16.92亿元,约占全市GDP的1.8%左右,比“十五”末增长53%。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初步形成文艺演出、网络文化、出版印刷业、演艺业、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会展业等文化产业体系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2)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兰州市有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半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都非常珍贵。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内有独具魅力的文化、风情、工艺、表演展示馆。图书文献数据丰富,有珍贵的文溯阁《四库全书》,这些都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激发创意活力提供了极其珍贵的依托。(3)民俗文化资源富集。兰州拥有一批有特色的口头传统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这些文化资源地方特色浓郁,创意开发潜力巨大。(4)旅游文化凸显魅力。作为“黄河之都?中国夏宫”的兰州,其旅游景点、大型活动精彩纷呈。所谓“兰州十二月,月月有精彩”。而与此同时,兰州市接踵举办的“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兰洽会”、“环青海湖自行车兰州赛段”、“黄河漂流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系列节会及赛事活动,为兰州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平台和载体,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行业“井喷式”发展。兰州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避暑城市”、“中国品牌魅力城市”、“国际最佳观光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古老的“丝路名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迷人风采。第二,不断提升的政府执行力。兰州市以不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管体制为重点,以构建数字城管体系、创新城管机制为核心,力争实现城市管理社会化、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建设人民满意的文明、和谐、活力、幸福之城,为百姓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1)社会基层管理成效显著。近年来,兰州市加快社会管理创新,借助信息化手段,巩固和扩大“数字兰州”等管理服务新模式,不断拓展社会管理服务领域,把兰州市的社会管理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在全市范围搭建多种形式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提升基层预防和化解矛盾能力。目前,以西湖街道的创新型管理模式为典范,推动以“民情流水线”工程为主线,以“三维数字社区”系统为依托的楼院化全面管理,实现了基层社会管理由粗放型、滞后型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彻底转变;同时,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的建立开启了创新社会管理新平台。此外,社会安全应急管理进展显著,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2)政府机关行政效能明显提升。加大民众监督。2012年,兰州市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86件、政协委员提案495件。实现跨部门行政执法联网和多部门协同审批,并将行政审批、重大项目、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处罚、行政投诉纳入电子监察。加大行政考核问责力度,对125名干部予以效能问责。深化政务公开,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深入开展。(3)电子政务发展初见成效。2011年以来,全市已建成电子政务网络和应用系统,无纸化办公正在逐步推广应用;建成市政府智能会议系统,实现了政府重要会议的无纸化和网络化召开;升级改版了政府门户网站,加快整合调配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现有网站资源;关注网络民意,探索网络问政兰州模式,以人民网、新华网和政府网站留言板为平台,高度关注网络民意,认真办理网络留言,并被人民网评为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4)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近年来,兰州市积极开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和定点招商。工作中更加注重开放开发,积极发挥多重资源优势、综合成本优势和园区平台优势,2012年,先后组团赴外考察和举办项目推介活动20多次,对接国内外知名大企业70多家,吸引省外大型投资考察100多次,引进实施了铁建重工、中国四联、名城企业集团、碧桂园等一批大项目。全年引资2173.37亿元,到位资金790亿元,增长92.17%。2014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十届兰洽会,据报道,本届兰洽会共签约合同项目1299个,签约总额6511.53亿元,比上届兰洽会增加382.44亿元;总成交商品贸易21.05亿元,其中签约贸易额18.02亿元,现场销售3.03亿元。展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第三,不断扩大的科教影响力。兰州注重教育、重视科技,实施教育、科技强市战略。(1)教育体系完备。兰州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科技教育基地,全市拥有以中科院兰州分院为代表的科研开发机构近700家,以重离子加速器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以兰州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18所。随着“十一五”高等教育的发展,兰州市安宁区和榆中县建设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大学城。2013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10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3所,普通中学205所,小学607所。教育普及程度大大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普通初中升学率99.15%。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城市四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100%。学前教育得到积极发展,全市幼儿园324所,在园(班)人数60824人,教职工5734人,专任教师3755人。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成效显著。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2)科技创新氛围浓厚。兰州市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基地之一,科技力量雄厚,2006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截止2012年,兰州拥有各类科技人员30余万人,人才密集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两院院士17人,高校18所。有1个国家实验室、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6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73个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50个(其中省部级38个)工程技术中心和中试基地,96个高校科研机构,36个企业科研机构,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6科技企业孵化器。科研开发涉及15个领域,20多个专业方向。2013年专利申请受理量3904件;专利申请授权量196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超过四分之一。 (3)科技人才优势突出。兰州市人才密度和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基地。兰州聚集了全省80%以上的科技人才,人才密度列全国大中城市第4位,综合科技实力列全国第9位,具有雄厚的科技人才实力和研发优势,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承担着带头、示范和支撑的重任。截至2013年,全市拥有科技活动人员3.86万人,其中R&D人员数1.99万人。毗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河西新能源基地,使我市具备将新能源、航天技术、新材料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全国领先优势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的良好条件。(4)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增大。兰州地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在西北地区居首位。2013年兰州市R&D经费支出为3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7%。科技活动人员和R&D经费支出均占到全省一半左右。有R&D活动的单位数183个,占到全省34.59。2013年技术贸易技术交易合同数1249项,技术交易额161260.63万元。第四,不断彰显的形象传播力。近年来,以“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大旅游战略为主导,兰州市主动作为,积极策划,旨在从区域影响、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精神文明等不同领域构建兰州城市新形象。如今“黄河之都——金城兰州”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1)领跑能力不断增强。进入“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十二五”前三年,全市GDP年均增长13.93%,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五年计划中最快的时期,分别比“十五”、“十一五”时期高出2.75和2.0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07:48.09:48.84调整为2013年的2.76:46.19:51.05,第三产业占比突破50%。人均GDP在2010年突破30000元的基础上,2012年又突破40000元,2013年达到48867元,是2010年的1.59倍,三年年均增长13.71%。(2)省会城市首位度不断提升。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兰州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张,首位度逐步提升。2013年兰州市GDP占全省的比重为28.2%,较2012年提高0.51个百分点。各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的份额也相应提高,第二、三产业占全省的比重分别是29.32%和34.71%,较2012年提高0.68个和0.5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为28.05%,较2012年提高0.1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比重为24.79%,较2012年提高4.18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为20.53%,较2012年提高0.62个百分点。(3)交通通信枢纽地位日益提升。兰州位于我国陆域中心,居中四连,地居南北之中,为东西咽喉要塞。目前,兰州已开通国内外航线37条,年客运量近40万人次,货运量近万吨。境内有陇海、兰新4条铁路干线、6条国道,兰州将成为连接我国五大区域的铁路一级枢纽城市。目前欧亚大陆货运的30%已通过欧亚大陆桥这一通道而完成,兰州在欧亚大陆桥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4)商贸中心源远流长。历史上兰州曾是著名的“茶马互市”和商埠重镇。日前,商贸流通业已经成为兰州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我市的市场集散和辐射面已达到8个省区、400万平方公里和3亿多人口,兰州东部综合批发市场、兰新购物广场(瑞德摩尔)、西北物资城等市场已形成区域中心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均在50亿元以上。现已基本建立起了门类齐全、功能完备、辐射力较强的多元化商业流通体系,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初步形成。第五,不断增强的居民幸福感。城市幸福力是建立在城市安定有序的基础上,以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基础,提高城市的安全指数、健康指数、环境指数、教育指数以及和谐指数。(1)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兰州市深化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2012年新增就业8.3万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34万人次,安置困难群众就业6000人。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2874套,分配入住10288套。城市低保提高到五区每人每月354元、三县266元,农村低保每人每年1488元,全年为21.4万人发放救助保障金4.8亿元。全面落实低收入家庭冬季取暖补贴政策,为22.8万贫困居民发放取暖补贴4297.85万元。实行近郊四区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优惠政策。2013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1%。完成了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工作。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5632家,参保职工40.2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事业单位达到4718家,参保职工57.3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为82.23万人。(2)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截止2013年,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44个,设置床位23557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6960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4人。建立了市、县(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修订完善了《兰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各专项预案,加强了应急设施建设和监测报告网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3)城市生活环境建设发展迅速。全市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城市形象和面貌得到改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加快东绕城、南山路、北环路等重点工程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启动建设,16条“断头路”打通和上跨下穿工程全面实施,小西湖立交桥等重要节点改造顺利竣工,交通拥堵问题得到缓解,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核心区8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中川至马家坡铁路建成试通车。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完成519台、3923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全面落实重点污染源“三个24小时”管控和城区主干道洒水清洗等措施,城区全年优质天数达到299天,兰州历史性地退出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行列,较大地改善了居民出行条件和生活环境。以上都是兰州市城市软实力取得的成就。

然后,在分析兰州市城市软实力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兰州市城市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文化创意产业乏力。近年来,兰州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加快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壮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但从总体上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还较落后,与省会城市的中心地位还不适应,与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城市的差距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1)文化创新力度不够。虽然兰州市已经开发出《读者》杂志、《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一些传统的文化品牌,但是总的来说,兰州的文化创新力度还不够,品牌创新不足。兰州本身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由于文化产品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较小,对经济的贡献率也很小。(2)高端创意人才匮乏。兰州市的人才虽然在总数上来说比较大,但是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较少,而且在各个地方的分布也不合理。此外,兰州市的高端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文化专业人才的流出是文化人才流入的十倍,而且人才的大量流出还在不断增加。(3)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不足。虽然兰州市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但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首先,政府部门对文化的资金投入数目偏低。其次,在社会投资中,投资渠道严重受阻。最后,对资金缺乏有效利用。(4)文化资源缺少深度发掘。一方面,兰州市的文化资源欠缺整合,整合的措施比较陈旧,跟不上新兴产业的发展。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也不够,开发程度较浅,大都只是对原有遗址的修缮建设;另一方面,兰州市缺乏文化产业实体,这就使得文化资源在向资本转化的过程中能力较弱。此外,兰州市的文化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也比较单一落后,导致了一些宝贵的文化资源的浪费,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第二,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近年来,兰州市推行政府精细化管理,行政效能、服务质量和投资环境改善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不断改进。(1)城市应急管理亟待创新。城市的范围越扩越大,吸纳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一旦出现自然或者人为灾害,城市中居民生命受到威胁的广度也越来越大,应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大部分兰州城市人口集中在面积不大的城关区,因此灾害、危机的出现往往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极大的人群恐慌,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另外兰州在危机管理上没有成立常设机构,尽管兰州拥有政府值班室制度,但是这个值班室往往是由现有的行政机构人员抽调组成,且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应对危机的经验。最后公众缺乏科学应对危机灾害的意识,在遇到危机时往往会采取盲目从众的行为。(2)审批程序繁琐,个别行业投资下降。政务服务中心部分单位窗口还不具备行政审批职能,不少窗口仅能开展业务咨询,审批仍在各委局内设机构流转,环节繁琐,期限过长。特别是基建项目在报建过程中需规划、建设等部门重复审批,耗时多,群众办事仍需“多头跑”。此外部分亿元以上项目进展缓慢,个别行业投资下降。(3)城市规划工作科学性不强。兰州没有对城市进行合理定位,没有区分出城市各功能区的分界。在城关区,几乎集中了全市所有的公共资源,其他区县的公共资源分配较少,这样造成了大城市病突出。此外,兰州对城市的发展没有准确预计与评估。近年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对小汽车的需求逐年增大,这导致了兰州道路的拥堵状况严重。最后兰州对城市的规划没有能够广泛让公众参与。现代城市的管理倾向于多元化全民化,但兰州在听取公众意见方面的成效值得商榷。第三,城市创新机制不活。兰州市虽然有好的科教资源,但科研成果利用率和转化率还是偏低。将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兰州建成创新型城市仍需较大的努力。(1)产学研结合机制不活。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还没有形成紧密的结合点,产学研合作的范围不广、层次不高,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存在。目前兰州市的创新成果由高校或科研单位做出之后就束之高阁,企业要是想了解创新产品的性能性质,需要通过层层审批,若再想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则更麻烦,市场、收益、投入等各类政策要逐条研究,需要耗费大量财力人力。(2)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2013年兰州受理的专利申请量为3904,比2012年增长了近20%,而专利总体数目占到了甘肃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可以说兰州的知识产权基础性工作的规模已经出具雏形。通过对创新型企业的实地调查了解发现,许多企业尽管拥有创新专利却并不申请国家的保护,这一方面是因为从申请专利到国家核准时间过长,耽误了这些创新成果的工厂化,另一方面是因为过早将创新成果投入生产会带来竞争对手的争相模仿,而使用相应的法律手段又会加大企业的时间成本和其他机会成本,从整体上不符合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政府对创新主体的产权保护也没有更新管理方式,仍然是采用准入核准制,在创新主体事中事后的监管上保护力度明显不足。(3)创新型人才储备不足。2013年兰州市高校在校人数为39.2万人,从绝对数来看这个数字很高,但是相比于其他省会城市来说这个数字较小。再看高校学生中高层次人才也就是研究生人数,2013年的数字仅为2.94万人,更说明了兰州市的高层次后备人才储备不足。从在职的中高级人才来看,兰州市的人才学历总体偏低,而且主要分布在传统工业制造业中,在第三产业或者说是创新成果出现最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端服务业中专业型人才数量较少,与之相关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科技创新型人才方面,兰州市绝大多数人才主要在大学以及中科院兰州分所中全职工作,他们的创新成果与社会需要的创新产品差距很大。在高端人才方面,兰州市引进的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人才偏少,没有能从战略创新角度重视高端人才的作用,人才工作不能很好为区域性创新服务。第四,城市形象宣传力度不够。近年来,兰州市先后推出“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崛起的兰州新区”、“凡人善举和你一起”等外宣工程,旨在塑造“活力新兰州”的城市新形象。但兰州整体形象与国内外大都市相比,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1)兰州精神宣传不到位,引领作用不明显。2008年3月,经过市民投票、专家论证,确定“河汇百流、九曲不回、创新创业、和谐共进”为兰州城市精神。全面、准确而又凝练地勾勒出了兰州丰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城市特色,是兰州人共同守望的精神坐标和外地人了解兰州的缩影。但是,在近十年的城市形象建设中,由于宣传不到位,绝大多数市民并不知道兰州精神的内容,因此,兰州精神并未起到引领兰州文明建设的作用。(2)城市形象标的物影响力不大.“一碗面(牛肉面)、一本书(《读者》)杂志)、一条河(黄河)”是兰州的城市名片,是全国了解兰州的橱窗。但是由于宣传的后续力量不足,开发不力、创新不够,导致兰州在城市形象宣传上有心无力,加之招商引资困难重重,进一步导致省外城市对兰州的认知偏差无法矫正,相关媒介也无法实施持续有效的宣传活动.(3)市区道路交通问题诸多。由于兰州市主城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东西狭长、南北狭窄,导致兰州市中心建设过度拥挤。长期以来,兰州市在市内交通建设上存在着缺乏整体交通战略;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存在着道路功能不明确,机非混行现象严重、非交通占道现象严重,道路有效面积降低,人车争道现象比较突出、交通参与者的素质不高,交通管理科技含量低,手段相对落后等问题。第五,居民幸福感有待进一步增强。近年来,兰州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城市整体运行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1)就业压力凸显。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影响,兰州市企业经营难度加大,用工需求下降,就业岗位减少,使兰州市劳动就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2012年甘肃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约为8万,预计省外高校甘肃籍毕业生回来就业的为1.8万,2011年未就业人数达到6.6万。两年共计16.4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影响,农民工返城就业压力加大。目前,兰州市就业形势呈现较强的“结构性失衡”特征。兰州市进入中级工业化阶段,开始出现“高增长低就业”的时期,两个因素叠加,形成了结构性失业叠加效应。(2)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首先是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和水平存在差距。由于起步晚,资金渠道窄、运作体制机制等不够健全,加上人们社会保障需求的不断扩大,使得兰州社会保障存在“小马拉大车”的问题,距离高水平、全覆盖还有一定的差距。其次兰州市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最后兰州社会保障缺乏法律保障。兰州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使用范围比较广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支付、运营、统筹管理极不规范。(3)城市环境质量有待提高。首先是空气污染。兰州处于河西走廊,两侧是裸露的沙山,一旦遇到大风天气,整个城市都会笼罩在一片沙尘之中。加之兰州市机动车井喷式的发展,其排放出的污染物数量也是惊人的,而且兰州的小汽车绝大部分仍然在使用国四标准的汽油,兰州城市中的空气自然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其次是固体废弃物。目前兰州市正处于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种城市基础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过程中,由此带来的渣土、建筑垃圾等源源不断地产生。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式往往是露天堆放,由于处置不及时,这些废弃物有的会腐烂变质,有的会随风飘散,对人们的健康会构成潜在的威胁。上述问题均属于兰州城市软实力所面临的亟待解决、刻不容缓的问题。

最后,针对兰州市发展城市软实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2014年这一实施“十二五”规划,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以及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省委“中心带动”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再造兰州”战略的重大机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兰州市城市软实力建设的对策建议:第一,挖掘文化产业潜力,提升文化号召力。提升兰州市的文化软实力对于兰州市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然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需要长期的摸索和努力,是兰州市的一项长期战略。(1)打造知名文化品牌。紧紧依托重大赛事和节会活动,丰富节会内容,突出个性特色,打造优势品牌,提升兰州文化旅游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方面,做大做强做精节会赛事,增强吸引力。重点是继续办好兰洽会、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兰州段比赛、黄河漂流赛等具有国际影响赛事。另一方面,做好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提升影响力。广泛宣传“黄河之都、金城兰州”城市形象,做好黄河文章,打好“金”字招牌,吸引各界人士来兰州投资创业。(2)以高端人才为支撑,着力建设文化创新人才集聚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据兰州文化发展现有状况和教育资源状况,建立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库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库,着力建设文化创新人才集聚区。一是有针对性、分层次、分重点地定期定点培训现有从事文化产业策划、管理、营销的人员,不断提高培训水平。二是以挂职、交流等方式,选派干部到先进城市学习,开拓思维和眼界,提升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三是依托在兰高等院校,加强高端文艺人才培养。四是以重点项目吸引人才,以文化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为主导,造就一批领军人才,吸纳一批急需人才,为兰州乃至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3)拓宽文化融资渠道。贯彻落实省委“3341”项目工程,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重点的文化战略平台为抓手,谋划和实施好一批重点项目,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注入活力。首先要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其次要加大文化产业政策扶持。最后要加快实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4)发掘资源多样化开发模式。兰州市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地方特色资源都很丰富,文化资源的开发是其转化成文化资本的必要条件,所以兰州市要加大发掘利用文化资源的力度。一方面要制定规范的制度,保证文化资源按部就班合理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将兰州特有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展示、创新、发展与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与城市的规划建设结合起来,融入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元素,使整个城市独具特色。第二,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的管理力目前正在由传统的控制型向现代的治理型进行转变,许多原先并不涉及的管理领域、管理方法、管理工具正在不断出现并很快融入到城市管理中去。兰州的各级城市管理机构管理人员要充分重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使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集中整合各级各类管理要素,真正让它们为我所用,物尽其才。(1)完善城市危机管理制度。城市危机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偶发性,针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危机,政府必须在平时就制作出一整套完整的应急预案,将大概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危机事件单列成表并对每件危机事件列出相应的主要处理部门与其他协调部门,并将这种联动机制层层分解到兰州市的各级行政单位中去,让上级决策者的要求快速传递下去,每个政府工作人员都可以在危机的处理上起到自己的作用。在应对并解决危机时,主要矛盾的对象就是社会公众,政府必须及时准确地将危机处理的过程结果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项等信息传递给他们,这样一面可以安抚公众的情绪,一面可以对政府下一步的工作起到减少矛盾加快进度的作用。(2)精简审批流程,推进项目实施。首先要科学合理的设置部门职能体系,实现明确分工,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办事机构;其次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管体系,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善于听取群众意见,采取现场直播、群众旁听等方法使群众了解、参与行政决策。另外,推进项目落地,加大重大项目储备量。充分利用建设国家级新区和甘肃省实施“3341”项目工程发展机遇,多争取国家和省上对兰州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培育新的增长点。(3)科学城市规划。首先政府要将城市规划提升至战略高度。具体而言,兰州需要将城市规划融入到未来的战略规划中.其次要统一规划的编制,形成制度合力。兰州在编制规划时必须要符合国家对兰州的总体要求。在进行具体规划时,兰州要打破区县之间部门之间的利益壁垒,统一全市的规划职能,推进整个城市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最后要让多方参与规划的制定。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参考公众的意见。第三,突出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创新力。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按照“联合、流动、开放、竞争”的原则,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所为依托,政府和社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支撑的科技运行机制和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各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人才为核心,以项目为纽带,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技术创新中的龙头作用。(1)打造创新产业链,让各方资源共享损益。为了应对现实的挑战,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必须重新考虑自身在创新中的地位与后续发展的目标,这种重新定位必须要建立在所有创新单位的集成产业链基础之上。其次政府在创新产业链的日常运行过程中要投入资金,用于吸引更多的创新单位加入到集成创新中来,提高集群创新水平。最后在创新收益的分配上,政府要主动将收益给予创新能力强研发水平高的单位,以激励他们做出更多的创新。同时强化产业技术联盟,充分利用兰州新区获取我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的契机,积极培育有市场、有基础、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循环产业,增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抗风险能力。(2)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首先要从范围广阔的创新对象入手,对创新型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时,必须要让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进去,要把所有技术、政策、资本的专业技术人员整合起来,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协调联席会议,深入充分地评估侵犯创新型知识产权行为与风险。其次要让创新各方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的商业属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应当对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的各种行为予以严厉惩处,我国在知识产权上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应当是已经有法可依了,但是违反法规的情况仍然很多。(3)将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与引进相结合。 兰州拥有良好的人才培育基地,兰州拥有13所本科高校,其中九所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这些高校的存在为兰州提供了后备人才的保障,兰州要让这些高校的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增加对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实习基地数量,加大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计划的财政投入。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发放奖励等方式间接给予人才鼓励。另外政府还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既要引进高端领军人才,也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既要对高学历者采取配套政策的措施,又要对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使用奖励资金等办法。此外,政府还要建立人才创新共享平台,使人才的创新成果全部进入数据库中,通过大数据分析评判出还需要哪些人才,哪些行业还需要人才,人才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体现等。第四,加大城市营销力度,提升城市影响力。近年来,围绕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的契机,兰州市主动作为,积极策划,先后推出“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崛起的兰州新区”、“凡人善举和你一起”等外宣工程,旨在从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精神文明等不同领域构建兰州城市新形象。2014年,在兰州新区、兰州城市形象对外宣传推广中,兰州市成功镶嵌了“兰马赛”和“金鸡百花奖”的新内容,与城市对外宣传一并登陆四大一线城市,将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向国内外充分展示一个转型跨越、开发开放的魅力新兰州。(1)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内外交流。针对兰州所处的天然地理环境劣势我们主观上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科学教育的发展,从自身上增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在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的同时也积极鼓励与省外的人才交流。比如召开有影响力的行业和专业展销会以及专题研讨会。(2)利用会展营销策略,促进城市宣传。近年来,兰州市坚持走招展与自办展、大型展与中小型展、专业展与综合展、文艺演出与体育活动并举的发展之路,在市场营销和项目引进上狠下功夫,着力提高办展数量和质量,业务拓展涉及各类展览、体育健身、快餐、广告、物业、商务服务等领域。截止目前,已成功举办“兰洽会”、国际汽车博览会等各类重大展会活动130余场,累计接待观众400万人次,2012年展馆使用率达到27%,超过了全国26%的平均水平;除“兰洽会”外累计销售额达130多亿元,推动税收增长10亿多元,有效带动了我省会展、旅游、文化、交通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同时“魅力新兰州”的形象深入人心。(3)借助体育赛事,扩宽宣传渠道。兰州市可以借国际体育赛事,使用体育营销策略提升兰州形象。目前在兰州举办的国际赛事有“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自行车兰州赛段”。作为国内马拉松赛事中快速成长起来的新兴品牌,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已成功举办四届,荣膺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三连冠,并于2013年被国际田径联合会评为国际铜牌赛事,已经成为一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是国内外马拉松爱好者和兰州市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也是展示兰州开放与活力的新窗口和新名片。实践证明,体育赛事让兰州这个地处内陆的城市,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媒体聚焦的“热点”。下一步,要以赛事为契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兰州特点的文化产业和项目,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努力建设“文化大市”。(4)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突出兰州新形象。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为平台,着力打造黄河风情文化产业带。充分利用兰州的独特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禀赋,紧紧依托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彩陶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交汇的独特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黄河风情文化旅游产业带。做到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培育精品景点,打造精品路线,全方位树立兰州“丝路重镇、黄河明珠、山水城市、水车之都”的旅游城市形象。(5)合理安排城市布局,保证交通顺畅。首先政府要采用渐进式的方式逐步转移老工业基地,使城市布局逐步趋于合理;其次,调研兰州市的交通建设状况,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发展轻轨等公共交通建设,缓解市内的交通压力。同时加快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业要素。第五,推进民生工程,增强人民幸福感。兰州市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继续为民兴办一批实事,努力让广大群众过上更好生活。(1)以创业促进就业增长。首先打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加快创业型城市建设步伐,建设多层次创业政策体系为目标,从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多方面构建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体系,为各类人员创业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其次提高人们的创业能力。借鉴美国、欧洲等国外以及我国上海的城市创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将创业教育融入兰州高校、职业院校等正规教育体系中;对兰州市失业群体的创业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最后要为创业者创业寻找支点。创业者创业是需要支点的,每位创业者的个人素养和拥有的素养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他们所需的支点也是迥异的。(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首先,扩大覆盖面,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第二,加快立法进程,健全司法机制,全面推行社会保障法制化。第三,以政府为主导构筑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居住体系。政府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就是在坚持底线公平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救助和收入支持对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向他们提供教育公平、卫生保健公平、公共服务公平的社会保障。(3)综合治理环境污染,让兰州成为绿色城市。沙土对兰州的环境影响最大,要使兰州真正成为绿色城市,就必须加大植被的种植力度。政府还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对三高企业实施各种限制,无论是土地的限购还是金融的高利,都要起到淘汰落后产能的效果。在城市的交通方面,政府也需要强化对高污染汽车的监控力度,对排硫量排氮量高于国家标准的汽车不予年审。对政府自身而言,兰州可以通过参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等方法将上层的环保压力层层传导,最终将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1 日博ribo8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6号 电话:0931-7601443 邮箱:krh6149@gsli.edu.cn